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发生骨折

2025.07.23 08:36

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与骨密度下降导致骨骼脆弱、肌肉萎缩减少对骨骼的保护、关节退化影响身体平衡、反应迟钝增加跌倒风险、慢性疾病影响骨骼健康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骨密度下降导致骨骼脆弱:随着年龄增长,骨骼中的矿物质逐渐流失,骨密度降低,骨骼结构变得疏松。这种变化使骨骼承受外力的能力减弱,轻微碰撞或跌倒即可引发骨折。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骨折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常见于髋部、脊柱和腕部。

2.肌肉萎缩减少对骨骼的保护:肌肉质量和力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尤其是下肢肌肉萎缩明显。肌肉不仅支撑身体活动,还能在跌倒时缓冲冲击力。肌肉功能减弱后,骨骼失去部分保护,外力直接作用于骨骼,增加骨折风险。

3.关节退化影响身体平衡:老年人关节软骨磨损、韧带松弛,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膝关节和髋关节退化尤为常见,影响行走和站立时的平衡能力。平衡功能减退容易引发跌倒,进而造成骨折。

4.反应迟钝增加跌倒风险:神经系统功能随年龄衰退,反应速度变慢,难以迅速调整姿势以避免跌倒。视力减退、听力下降等因素也影响对周围环境的判断,进一步增加跌倒概率,而跌倒是老年人骨折的直接诱因。

5.慢性疾病影响骨骼健康: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能干扰骨骼代谢,加速骨质流失。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对骨骼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糖皮质激素会抑制骨形成。这些因素共同削弱骨骼强度,使骨折更容易发生。

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均衡饮食,补充钙和维生素D,适度进行负重运动以增强骨骼和肌肉。定期检查骨密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居家环境应减少障碍物,避免滑倒。穿着防滑鞋,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以提升稳定性。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