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子宫内膜异位中医如何治疗

2025.04.28 17:44

子宫内膜异位中医治疗主要包括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疏肝理气、补肾调经、健脾祛湿。具体分析如下:

1.活血化瘀:通过使用丹参、当归等药材促进血液循环,化解局部瘀血,缓解疼痛和月经不调。临床常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改善病灶周围微循环,减少粘连形成。长期调理可减轻经期腹痛及腰骶坠胀感。

2.温经散寒:采用艾叶、肉桂等温性药物驱散胞宫寒气,改善经血瘀滞。适用于经期小腹冷痛、喜温喜按者。温经汤加减可调节子宫收缩功能,减少经血逆流风险。配合艾灸关元穴效果更佳。

3.疏肝理气:运用柴胡、香附等药材调畅肝气,缓解情绪波动引发的症状。逍遥散加减能降低前列腺素分泌,减轻痛经程度。尤其适合伴有乳房胀痛、经前烦躁的肝郁气滞型患者。

4.补肾调经:选用熟地黄、山茱萸等填补肾精,恢复月经周期。右归丸加减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抑制异位内膜增生。对经量少、周期紊乱的肾虚型效果显著。

5.健脾祛湿:以白术、茯苓等健运脾胃,化解痰湿瘀阻。参苓白术散加减能减少盆腔炎性渗出,降低组织粘连概率。针对体胖乏力、白带量多的痰湿型患者尤为适宜。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与局部症状相结合,根据体质差异选择个性化方案。通过多靶点作用调节内分泌平衡,改善盆腔内环境,从而延缓病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坚持用药,配合饮食起居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