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盆腔腹膜炎的病人怎么确诊

2025.04.27 20:09

盆腔腹膜炎的确诊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腹腔穿刺或腹腔镜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盆腔腹膜炎患者常出现下腹部持续性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腰背部或大腿内侧,伴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排便异常或阴道分泌物增多。疼痛程度与炎症范围相关,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表现。病史询问需关注近期手术、感染史或妇科疾病,这些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2.体格检查:腹部触诊可发现下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提示腹膜刺激征。盆腔检查可能触及附件区增厚或包块,宫颈举痛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反映肠道功能受限。严重者可能出现腹胀、移动性浊音,提示腹腔积液。体格检查需谨慎操作,避免加重患者疼痛或导致炎症扩散。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升高反映炎症程度。尿液分析可排除泌尿系统感染,阴道分泌物检查有助于鉴别妇科病原体。严重病例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或肾功能异常,需动态监测。

4.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发现盆腔积液、输卵管增粗或脓肿形成,具有无创、便捷的优势。CT能更清晰显示炎症范围、肠管粘连及脓肿位置,有助于评估并发症。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适用于复杂病例或孕妇等特殊人群。影像学结果需结合临床判断,避免单一检查误诊。

5.腹腔穿刺或腹腔镜检查:腹腔穿刺抽取积液进行生化、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明确病原体并指导治疗。腹腔镜可直接观察盆腔脏器炎症程度,同时进行活检或引流,兼具诊断与治疗价值。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感染扩散,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反应。

盆腔腹膜炎的诊断需综合多项依据,早期识别对预后至关重要。治疗方案应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个体化制定,同时关注并发症预防。患者需配合全程随访,确保炎症彻底消退,避免慢性盆腔疼痛或不孕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