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自然分娩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5.07 10:03

自然分娩后需注意休息与活动平衡、保持会阴清洁、观察恶露情况、合理饮食营养、关注情绪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与活动平衡:分娩后身体处于恢复期,需保证充足睡眠但避免长期卧床。产后6-8小时可尝试翻身或坐起,24小时后根据体力逐步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恶露排出。活动强度需循序渐进,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防止盆底肌损伤或子宫脱垂。

2.保持会阴清洁:自然分娩可能造成会阴撕裂或侧切伤口,需每日用温水冲洗2-3次,从前向后擦拭避免感染。使用消毒棉片或医生推荐的药液外敷,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并勤换卫生巾。若出现红肿、渗液或发热需及时就医。

3.观察恶露情况:产后子宫蜕膜脱落形成恶露,初期为鲜红色,逐渐转为淡红、白色,约持续4-6周。需记录恶露量、颜色及气味,若突然增多、有血块或腐臭味,可能提示宫缩不良或感染,需医疗干预。

4.合理饮食营养:产后消化功能较弱,首周宜清淡易消化的粥类、汤品,逐步增加蛋白质如鱼肉、豆制品,补充铁和维生素促进造血。避免生冷、辛辣或油腻食物,哺乳期需额外增加热量与水分摄入。

5.关注情绪变化:激素水平骤降和育儿压力易引发情绪波动,表现为焦虑、失眠或情绪低落。家属应给予陪伴与支持,鼓励倾诉需求。若持续两周以上消极情绪或出现幻觉,需心理科评估干预。

自然分娩后身体各系统需逐步调整,如子宫复旧需6-8周,乳腺分泌受催乳素调控。定期复查超声和血常规,监测恢复进度。哺乳行为可促进缩宫素分泌,帮助子宫收缩,但需注意乳头护理避免皲裂。环境温度宜保持在24-26℃,避免着凉引发关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