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引起脑积水的原因有哪些

2025.01.02 14:38

脑积水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先天发育异常、颅内感染、脑室内出血、肿瘤、脑脊液吸收障碍等。具体分析如下:

1.先天发育异常:胎儿在发育过程中,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如中脑导水管狭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等,可阻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导致脑积水。这种情况多在胎儿期或婴幼儿期被发现。对于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的脑积水,部分可通过手术进行矫正,如导水管扩张术或脑脊液分流术等。

2.颅内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颅内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可导致蛛网膜粘连,影响脑脊液的吸收和循环。例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积极治疗原发病,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改善脑积水情况。

3.脑室内出血:脑部受到外伤或血管病变等原因导致脑室内出血,血液在脑室内凝结,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像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等情况。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治疗,如控制血压、清除血肿等,以恢复脑脊液循环。

4.肿瘤:颅内肿瘤可压迫或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如脑室内肿瘤、松果体区肿瘤等。肿瘤占据空间,影响脑脊液的正常流动。主要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解除梗阻,必要时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5.脑脊液吸收障碍:一些全身性疾病或颅内病变可影响脑脊液的吸收功能。例如维生素A缺乏、静脉窦血栓形成等。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补充维生素A、抗凝溶栓治疗静脉窦血栓等,以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吸收。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头部受到严重外伤,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有家族病史的人群,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脑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