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不全瘫和截瘫的区别是什么

2025.08.11 14:17

不全瘫和截瘫的区别在于运动功能受损程度不同、感觉障碍表现不同、病变部位不同、恢复可能性不同、并发症类型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运动功能受损程度不同:不全瘫指肢体运动功能部分丧失,患者仍保留部分自主活动能力,如能轻微抬腿或屈肘。截瘫则是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通常伴随躯干控制力下降,患者无法自主移动下肢。两者关键差异在于神经传导是否完全中断,不全瘫患者脊髓传导通路部分保留,截瘫患者传导功能多完全破坏。

2.感觉障碍表现不同:不全瘫患者可能保留部分触觉或痛温觉感知能力,表现为感觉减退而非完全消失。截瘫患者损伤平面以下感觉通常完全丧失,包括深感觉和浅感觉。感觉检查可明确区分两者,不全瘫患者可能存在感觉分离现象。

3.病变部位不同:不全瘫常见于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如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或中央索损伤。截瘫多由脊髓完全横断性损伤导致,常见于胸腰段骨折或脊髓炎。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脊髓受压程度,不全瘫患者脊髓结构可能部分连续。

4.恢复可能性不同:不全瘫因神经结构未完全破坏,通过康复治疗可能部分恢复功能。截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概率较低,尤其完全性损伤后再生困难。预后评估需结合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测。

5.并发症类型不同:不全瘫患者因部分活动能力保留,较少发生重度肌萎缩或关节挛缩。截瘫患者需警惕压疮、尿路感染和体位性低血压,长期卧床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护理重点需根据瘫痪类型调整。

诊断时应结合影像学与神经系统检查,避免混淆术语。康复方案需个体化制定,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定期评估功能进展,及时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