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脊柱侧凸如何改善

2025.09.15 22:25

脊柱侧凸可通过物理治疗改善肌肉平衡、佩戴支具矫正骨骼形态、手术干预调整严重畸形、运动训练增强核心力量、调整生活习惯避免姿势不良。具体分析如下:

1.物理治疗改善肌肉平衡:通过专业手法松解紧张肌群,配合牵引或电刺激促进脊柱两侧肌力平衡。针对胸腰段侧凸采用特定方向的被动牵伸,每日坚持可缓解侧弯进展。需由康复医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过度拉伸导致关节损伤。

2.佩戴支具矫正骨骼形态:适用于骨骼未闭合的青少年,定制硬质支具对侧凸顶点施加反向压力。每天需佩戴18小时以上,每3个月调整支具角度以适应生长变化。需注意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配合定期影像学复查。

3.手术干预调整严重畸形:当侧凸超过40度或伴随心肺压迫时,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术后需卧床4-6周,逐步进行翻身训练防止螺钉移位。长期随访观察植骨融合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内固定失效。

4.运动训练增强核心力量:选择游泳、悬吊训练等对称性运动,重点强化腹横肌与竖脊肌。每日练习30分钟,动作需保持脊柱中立位,避免单侧负重加重侧凸。需在治疗师指导下纠正发力模式,防止代偿性动作。

5.调整生活习惯避免姿势不良: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桌椅,保持双肩水平与视线平视。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侧卧者需在腰部垫软枕维持脊柱直线。避免长时间单侧背包或跷二郎腿,每1小时起身活动拉伸躯干。

日常需定期测量身高变化,发现双侧肩胛骨或骨盆不对称及时就医。饮食中增加钙质与维生素D摄入,维持骨骼健康。避免自行按摩或牵引,错误操作可能加速畸形进展。治疗期间保持情绪稳定,心理压力过大会影响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