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崩漏下血什么意思

2025.04.02 17:19

崩漏下血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女性在非月经期间出现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的症状。崩漏分为崩和漏两种情况,崩是指出血量多且急,漏则是指出血量少但持续时间长。崩漏下血通常与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失调有关,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气血不足、肝郁气滞、脾虚失摄、肾虚不固等。中医认为,崩漏下血是冲任二脉失调的表现,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辨证施治。

崩漏下血的病因复杂,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妇科疾病有关。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不节、外感寒邪等因素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崩漏下血。中医治疗崩漏下血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补气养血、疏肝理气、健脾固肾等方法恢复冲任二脉的功能。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白芍、熟地黄、阿胶、黄芪等,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个性化调整。针灸、艾灸等外治法也可辅助治疗,帮助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症状。

在治疗崩漏下血时,需注意避免盲目使用止血药物,以免掩盖病情或导致其他并发症。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上宜清淡营养,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妇科疾病。若出血量多或持续时间长,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中医治疗崩漏下血强调辨证施治,患者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或听信偏方。通过综合调理,崩漏下血的症状通常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