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恢复为什么有刺痛

2025.07.23 08:37

骨折恢复期间出现刺痛可能与局部神经敏感化、软组织粘连、骨痂生长刺激、血液循环不畅、炎症反应未完全消退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神经敏感化:骨折及周围组织损伤会导致神经末梢暴露或受压,恢复过程中新生组织可能对神经产生异常刺激,引发短暂刺痛感。神经修复时可能出现异常放电现象,表现为间歇性刺痛,通常随修复完成逐渐减轻。

2.软组织粘连:骨折后长期制动易导致肌肉、肌腱等软组织与骨面或周围组织粘连,活动时粘连部位受到牵拉,产生尖锐疼痛。早期康复锻炼可减少粘连,但过度活动可能加重炎症反应。

3.骨痂生长刺激:骨折愈合过程中,新生骨痂可能压迫周围血管或神经末梢,尤其在愈合后期骨痂重塑阶段,局部压力变化可能引发刺痛。这种疼痛多呈阵发性,与活动强度相关。

4.血液循环不畅:固定期间局部血流减缓,代谢产物堆积可能刺激痛觉神经。恢复期活动量增加时,血流突然加速可能导致缺血再灌注反应,表现为短暂刺痛,多见于下肢骨折。

5.炎症反应未完全消退:骨折初期炎症介质释放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即便外部肿胀消退,深层组织仍可能存在轻微炎症,尤其在天气变化或疲劳时易诱发刺痛感。

骨折恢复期间应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进度。饮食需保证钙质与蛋白质摄入,适度进行医生指导的康复训练。夜间疼痛明显时可抬高患肢促进回流,若刺痛持续加重或伴红肿发热需及时就医。保持固定器具清洁干燥,防止局部皮肤受压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