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猩红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8.27 08:31

猩红热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保持充足水分和休息、隔离防止传播、密切观察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能有效杀灭链球菌。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药需足疗程,通常持续10天,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应擅自停药。早期规范使用抗生素可缩短病程,降低传染性,预防风湿热等严重并发症。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静脉给药。

2.对症治疗缓解症状:高热时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咽痛明显者可含服润喉片或使用生理盐水漱口。皮肤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避免抓挠以防继发感染。头痛、关节痛等不适症状也可适当使用镇痛药物。症状护理能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康复。

3.保持充足水分和休息:发热期间机体代谢加快,需增加水分摄入以防脱水。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水,适当补充电解质。卧床休息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尤其儿童需保证充足睡眠。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活动量。营养均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有利于体力恢复。

4.隔离防止传播:发病期间应单独居住,避免与家人共用餐具。呼吸道隔离至少持续至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物需煮沸消毒。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7天。集体机构发生病例时应做好环境消毒,必要时预防性用药。

5.密切观察并发症: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曲线变化,注意有无耳痛、关节肿痛等表现。定期检查尿常规以早期发现肾炎。关注心率变化,警惕心肌炎可能。恢复期2-3周后建议复查心电图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及时识别并发症有助于早期干预。

猩红热患者应完成全程治疗,遵医嘱复查。居家环境保持通风,污染物需消毒处理。康复后仍可能出现脱皮现象,避免强行撕扯。接触者出现咽痛发热应及时就医。特定人群如孕妇、免疫功能低下者需特别关注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