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阴虚阳亢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阴虚阳亢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理状态,指体内阴液不足导致阳气相对亢盛,从而引发一系列热象症状。阴主静、主润,阳主动、主热,当阴不能制阳时,便会出现虚热内扰的表现。

阴虚阳亢的形成多与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情志不畅或久病耗伤阴液有关。典型症状包括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由于阴液亏虚无法滋养脏腑,阳气失去制约而浮越于上,可能进一步导致血压波动、情绪急躁等问题。中医调理以滋阴降火为主,常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通过补益肝肾之阴,平衡阴阳关系。

日常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如辣椒、羊肉等,以防助火伤阴。保持规律作息,减少熬夜,适度运动但不宜过度耗气。情绪管理尤为重要,急躁易怒可能加重阳亢。若症状持续或伴随严重不适,建议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阴虚阳亢的调理需耐心,需结合体质差异个性化处理,不可盲目清热或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