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基础理论大肠的功能

2024.07.16 12:06

中医基础理论中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化糟粕。

大肠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连接肛门。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饮食经脾胃运化吸收后,糟粕则下达于大肠。大肠接受由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再吸收其中的部分水分,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与肺气的肃降、胃气的通降、脾气的运化、肾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密切相关。肺气肃降,有助于大肠的传导,使糟粕顺利排出;胃气通降,可推动糟粕下行;脾气运化,能使津液正常布散,濡润大肠,利于传导;肾气的推动和固摄,可控制大肠的传导排泄。

若大肠传导失常,可出现大便质、量以及次数的异常变化,如泄泻或便秘等。此外,大肠还与小肠相互配合,在吸收津液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在病理情况下,若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则可导致肠鸣、腹痛、泄泻等;若大肠实热,消烁津液,或大肠津亏,肠道失润,又会导致大便秘结不通。大肠在整个消化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正常与否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