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怎么确诊高血压

2025.03.07 20:05

确诊高血压需要通过多次测量血压、结合临床症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评估靶器官损害以及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多次测量血压:确诊高血压需要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多次测量血压,确保血压值持续高于正常范围。通常,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测量时应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波动和剧烈运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结合临床症状: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头痛、头晕、心悸、视力模糊等症状。这些症状虽非特异性,但结合血压测量结果,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高血压。临床医生需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症状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伴随情况。

3.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由其他疾病引起,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确诊原发性高血压前,需通过相关检查排除继发性因素。常见的检查包括肾功能、电解质、激素水平等,以明确是否存在潜在病因。

4.评估靶器官损害: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确诊高血压后,需评估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肾功能不全、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眼底检查等有助于全面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

5.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等,以评估高血压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这些检查有助于发现高血压的潜在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糖尿病等,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高血压的确诊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通过系统的检查和评估,可以明确高血压的类型、严重程度及并发症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