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确诊通常通过多次测量血压、了解病史、进行体格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以及评估靶器官损害等步骤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1.多次测量血压:高血压的确诊需要多次测量血压,通常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进行至少三次测量。每次测量时,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测量结果需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多次测量有助于排除偶发性血压升高,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2.了解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是确诊高血压的重要步骤。包括家族史、既往病史、生活习惯、药物使用情况等。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患病风险较高。既往病史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等也可能影响血压。生活习惯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高血压的可能原因和严重程度。
3.进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确诊高血压的必要环节。检查内容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等,评估是否存在肥胖或中心性肥胖。还需检查心脏、血管、眼底等,评估是否存在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体格检查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诊断提供依据。
4.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确诊原发性高血压前,需通过相关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常见的检查包括血液生化、尿液分析、影像学检查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有助于明确诊断,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5.评估靶器官损害:高血压长期未控制可能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确诊高血压时,需评估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肾功能检查、眼底检查等。评估靶器官损害有助于判断高血压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高血压病的诊断是一个综合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检查和评估。通过全面了解患者的血压情况、病史、体格检查结果以及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评估靶器官损害,可以准确诊断高血压病,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推荐
高血压病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血压?血压就是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这种压力,称为血压...
2020-01-02 10:40:37 313次点击
什么是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因血压急剧、持续升高导致的急性脑循环障碍综合征。任何...
2019-07-01 10:21:45 96次点击
体位性高血压怎么确诊
体位性高血压分几种:一是卧位血压高,坐位血压正常。有些是卧位血压低,正常的立位血...
2020-03-05 16:12:54 507次点击
脑供血不足是高血压导致的吗
脑供血不足不是高血压导致的。因为脑供血不足是一个独立高血压疾病,它往往是因为脑动...
2020-06-16 19:54:05 678次点击
高血压引起脑血管病怎么办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一个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据医学科学家们的统计,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
2020-05-29 23:19:04 182次点击
高血压病与高血压有什么区别
高血压病它是指三次测量血压在不同的时间均超过140/90毫米汞柱称之为高血压病。...
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高血压
进行规范测量血压或者做动态血压监测,如果达到了诊断高血压的标准,就可以确诊高血压...
肾活检可以确诊高血压肾病吗
高血压肾病的诊断,不常规进行肾穿刺活检。主要根据患者的高血压病史、蛋白尿以及伴...
怎样确诊高血压
高血压病的确诊需要根据测量准确的血压结果来诊断。根据患者3天同一时段测量的血压。...
医生是怎么诊断高血压肾病的
要确诊高血压肾病,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检查、化验等。高血压引起的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