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什么是尿失禁

2025.07.02 16:15

尿失禁是指无法自主控制排尿,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现象。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更常见于老年人和产后女性。尿失禁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潜在健康问题的症状表现,需要根据具体类型和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尿失禁主要分为压力性、急迫性、混合性和溢出性四种类型。压力性尿失禁常在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发生,与盆底肌松弛有关;急迫性尿失禁表现为突发的强烈尿意,常由膀胱过度活动引起;混合型兼具两种特征;溢出性则因排尿不畅导致膀胱过度充盈。病因涉及神经系统异常、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增生、分娩损伤等多种因素。诊断需结合尿动力学检查、膀胱日记和体格检查,明确类型后可通过行为训练、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改善症状。

预防和护理需注意控制体重、避免长期便秘及重体力劳动。凯格尔运动能有效强化盆底肌,每日坚持可降低发病风险。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可能刺激膀胱,应适量控制。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皮肤感染、社交障碍等并发症。夜间尿频或伴随血尿需警惕泌尿系统肿瘤,糖尿病患者出现失禁可能提示神经病变。治疗方案选择需综合考虑年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需求,部分病例需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