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情况下肝脏要介入治疗

2025.09.23 10:48

肝脏介入治疗主要适用于无法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的肝脏疾病,如肝癌、肝血管瘤、肝硬化并发症等。当病灶局限或患者无法耐受传统手术时,介入治疗成为重要选择。通过微创技术直接作用于病灶,既能控制病情,又能最大限度保护肝功能。

肝脏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包括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畸形、门静脉高压导致的出血等。对于早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可阻断肿瘤血供,抑制生长;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则通过物理加热灭活小肿瘤。肝硬化患者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肝脓肿或囊肿也可在影像引导下穿刺引流。这些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尤其适合高龄或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

进行肝脏介入治疗需严格评估肝功能储备及凝血状态,避免术后肝功能衰竭。术前影像学定位必须精准,防止损伤周围器官。术后密切监测体温、腹痛等感染或出血征象,必要时联合抗感染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发热、恶心,需对症处理。长期随访至关重要,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需定期复查影像及肿瘤标志物,及时发现复发。合理选择适应症并规范操作,才能确保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