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肌肉酸痛会引起肌酸激酶升高吗

2025.07.30 15:59

肌肉酸痛确实会引起肌酸激酶水平的升高。肌酸激酶是一种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的酶,通常用于评估肌肉损伤或疾病。当肌肉受到过度使用、损伤或炎症时,肌酸激酶会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导致血液中该酶的浓度增加。

肌肉酸痛通常是由于剧烈运动、长时间的体力活动或不适应的运动引起的。这种情况被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通常在运动后24到72小时内出现。肌肉在运动过程中会经历微小的撕裂和损伤,身体在恢复过程中会修复这些损伤,导致肌肉变得更强壮。在此过程中,肌酸激酶的释放是一个正常的生理反应,反映了肌肉的损伤程度。血液中的肌酸激酶水平可以作为评估肌肉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在运动员或进行高强度训练的人群中。除了运动,某些疾病、药物或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肌酸激酶升高,因此在解读肌酸激酶水平时,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在关注肌酸激酶升高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相关事项。首先,肌酸激酶水平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轻微的升高通常与正常的运动或日常活动有关。其次,若出现持续的肌肉酸痛、无力或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肌肉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运动后适当的休息和恢复对于肌肉的修复至关重要,过度训练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肌肉损伤和激酶水平的异常升高。保持合理的运动计划、适当的营养摄入以及充足的水分补给,有助于降低肌肉损伤的风险,促进身体的恢复。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可以有效减少肌肉酸痛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