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药会导致肌酸激酶升高

2024.11.27 15:55

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某些麻醉药物、抗精神疾病药物、抗病毒药物可能会导致肌酸激酶升高。具体分析如下:

1.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肌肉损伤,导致肌酸激酶升高。其机制可能与药物影响肌肉细胞的代谢、影响线粒体功能等有关。如果肌酸激酶升高明显,并伴有肌肉疼痛等症状,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

2.贝特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如非诺贝特。也可能导致肌肉损伤,进而使肌酸激酶水平上升。这可能是由于药物对肌肉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或者影响了肌肉细胞的能量代谢。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肌酸激酶水平。

3.某些麻醉药物:部分麻醉药物,如琥珀酰胆碱,可能会引发肌肉的异常收缩和损伤,导致肌酸激酶释放入血,引起其水平升高。这种情况通常与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差异有关。

4.抗精神疾病药物:某些抗精神疾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等,可能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肌酸激酶升高。其原因可能与药物对神经递质的调节、对肌肉细胞的直接作用等相关。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相关指标。

5.抗病毒药物:一些抗病毒药物,如替比夫定,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肌肉损害,导致肌酸激酶升高。这可能与药物的副作用、个体的遗传因素等有关。一旦发现肌酸激酶升高,应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药物导致肌酸激酶升高的情况并非绝对,个体差异较大。在使用上述药物期间,医生通常会定期监测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肌肉疼痛、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