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全身抽筋如何治疗

2025.08.11 14:18

全身抽筋需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持静止、缓慢拉伸痉挛肌肉并轻柔按摩、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平衡、严重时就医进行药物或物理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持静止:全身抽筋时肌肉处于异常收缩状态,继续活动可能加重损伤。应平躺或坐下避免跌倒,减少肌肉负担。静止状态下痉挛可能自行缓解,尤其避免强行拉伸或剧烈动作,防止肌肉撕裂或关节损伤。

2.缓慢拉伸痉挛肌肉并轻柔按摩:针对抽筋部位反向拉伸可缓解紧张,如小腿抽筋时扳脚背向膝盖方向。按摩以掌心适度按压痉挛点,配合揉捏帮助放松肌纤维。注意力度均匀,避免过度刺激导致二次痉挛。

3.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用温热毛巾或暖水袋敷于抽筋处,温度不超过40℃。热量可扩张血管,加速代谢废物排出,减少肌肉僵硬。热敷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避免烫伤。若抽筋伴随红肿应改用冷敷。

4.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平衡:脱水或钠、钾、钙缺乏易引发肌肉异常收缩。发作后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品,日常需规律补充水分。长期反复抽筋需排查是否缺镁或维生素D,通过饮食或药物调整。

5.严重时就医进行药物或物理治疗:频繁或持续抽筋可能由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紊乱等引发。医生可能开具肌肉松弛剂、钙通道调节剂等药物,或采用电疗、针灸等改善神经肌肉功能。

出现全身抽筋后需观察是否伴随意识障碍、呕吐等症状,排除癫痫或脑部病变。夜间发作需调整睡姿及保暖,避免寒冷刺激。慢性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肾功能等指标,预防并发症。日常适度运动前充分热身,减少突然用力或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