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缓脉见于什么疾病

2024.07.16 12:07

缓脉可见于正常人或多种疾病,如湿病、脾胃虚弱等。

缓脉是指脉来一息四至,来去弛缓松懈的脉象。在生理情况下,正常人可表现出缓脉,尤其是一些长期从事体力活动的人、运动员或经过良好休息的正常人。这是因为其心脏功能良好,心输出量正常,且血管弹性较好,血液运行通畅。

在病理情况下,缓脉常见于湿邪致病。湿邪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使气血运行不畅,脉象可表现为缓而濡。例如湿阻经络,可导致肢体困重、关节酸痛等症状;湿困脾胃,会出现脘腹痞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表现。此外,脾胃虚弱也可出现缓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当脾胃虚弱时,气血生化不足,不能充盈血脉,可致脉象迟缓而无力,同时伴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等症状。

另外,缓脉还可见于一些慢性疾病的稳定期,如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等。在这些疾病中,由于正气逐渐恢复,病情相对稳定,也可能出现缓脉。但此时需要结合其他症状、体征及检查进行综合判断,以明确是否存在其他病理变化。缓脉的出现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能仅凭脉象来诊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