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脊髓损伤怎么办

2025.08.11 14:18

脊髓损伤需立即就医避免二次伤害、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通过手术或药物稳定脊柱结构、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心理干预缓解情绪压力。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避免二次伤害:脊髓损伤后随意移动可能加重损伤,需专业人员使用颈托或硬板固定后转运。早期医疗干预能减少神经进一步受损,影像学检查可明确损伤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高位脊髓损伤可能影响呼吸肌功能,需清除口腔异物或使用辅助通气设备。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确保氧气供应充足,避免脑缺氧导致并发症。

3.通过手术或药物稳定脊柱结构:骨折或脱位需手术复位内固定,减轻脊髓压迫。药物如激素可短期内抑制炎症反应,但需严格把握剂量和时机,避免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

4.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急性期后尽早开始被动关节活动预防僵硬,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电刺激、针灸等辅助手段可改善肌肉张力,结合步行训练重建运动功能,需长期坚持。

5.心理干预缓解情绪压力:损伤后易出现焦虑抑郁,心理咨询和团体支持有助于适应生活变化。家属参与疏导可增强信心,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神经功能变化,避免褥疮和泌尿感染等并发症。饮食应均衡富含纤维,控制体重减轻脊柱负担。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不可自行停用或更换方案。保持环境无障碍,预防跌倒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