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自身免疫型肝炎的症状是什么

2025.09.18 16:35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其症状表现多样,早期可能无明显不适,但随着病情进展,常见症状包括疲劳、食欲减退、腹部不适、关节疼痛、皮肤瘙痒以及黄疸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脾肿大或腹水,严重时甚至发展为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症状通常与肝脏炎症程度相关。轻度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乏力或轻微消化不良,容易被忽视。随着炎症加重,肝功能受损会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皮肤和巩膜黄染。部分患者伴随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可能出现皮疹、关节肿痛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肝外表现。实验室检查常显示转氨酶升高、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增高,或检出抗核抗体ANA等自身抗体。约25%-3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肝硬化,因此早期识别症状至关重要。

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需结合临床症状、血液检查及肝组织活检,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其他病因。治疗以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硫唑嘌呤为主,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药物副作用。患者应避免饮酒、慎用肝毒性药物,并保持均衡饮食。若出现体重骤降、呕血或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长期随访有助于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