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内静脉窦血栓怎么治疗

2025.09.11 19:34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以阻止血栓扩大、溶栓治疗用于重症患者、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对症处理如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手术干预在药物无效时考虑。具体分析如下:

1.抗凝治疗:抗凝是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基础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早期使用可有效抑制血栓蔓延,促进血管再通。治疗需监测凝血功能,调整剂量以避免出血风险。疗程通常持续3-12个月,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延长。

2.溶栓治疗:对于病情危重或抗凝无效的患者,可采用溶栓药物直接溶解血栓。经导管局部溶栓效果更佳,但需严格把握适应症。溶栓后仍需抗凝维持,防止复发。该治疗存在脑出血风险,需在严密监护下进行。

3.降低颅内压:颅内高压是常见并发症,需及时处理。甘露醇和高渗盐水可快速减轻脑水肿,必要时联合利尿剂。严重者可考虑脑室引流或去骨瓣减压,以挽救生命。监测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至关重要。

4.对症处理:癫痫发作时需用抗癫痫药物控制,预防性用药尚有争议。头痛可给予镇痛药,但避免使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感染患者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同时纠正脱水等诱因。

5.手术干预:当药物无法控制病情或出现脑疝时,需手术清除血栓或减压。静脉窦内取栓术可恢复血流,但技术难度较高。去骨瓣减压能缓解致命性高压,术后需长期康复治疗。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疗效。避免剧烈活动或外伤,防止出血。饮食宜清淡,保证营养均衡。出现头痛加重、呕吐或意识障碍应立即就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