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吃避孕药出现撤退性出血是什么情况

2025.07.22 15:41

服用避孕药后出现撤退性出血是药物激素水平骤降引发的子宫内膜脱落、撤退性出血量与月经类似但通常较少、出血时间较短且规律、长期服用可能导致出血模式改变、部分人群可能出现不适症状如腹痛或乳房胀痛。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激素水平骤降引发的子宫内膜脱落:避孕药含雌激素和孕激素,持续服用时激素维持子宫内膜稳定。停药或服用安慰剂阶段,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子宫内膜失去支持而脱落出血。这种出血并非真正月经,而是激素波动导致的生理反应。

2.撤退性出血量与月经类似但通常较少:出血量因人而异,多数情况下少于正常月经量。因药物抑制子宫内膜增厚,脱落时组织较少。若出血量异常增多或持续淋漓不尽,需考虑其他因素如药物剂量或个体差异。

3.出血时间较短且规律:撤退性出血通常持续3-5天,与药物使用周期同步。按时服药者出血时间固定,若漏服或服药不规律可能导致出血时间提前或延迟,甚至突破性出血。

4.长期服用可能导致出血模式改变:连续使用避孕药数月后,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撤退性出血减少或消失。子宫内膜长期受抑制变得较薄,脱落时出血量显著减少,属于常见现象无需过度担忧。

5.部分人群可能出现不适症状如腹痛或乳房胀痛:激素变化可能引发轻微腹痛、腰酸或乳房胀痛,通常1-2天内缓解。症状严重或持续需排除其他妇科疾病,必要时调整药物类型或剂量。

避孕药需严格按说明书或医嘱服用,漏服可能影响效果并导致异常出血。用药期间出现严重头痛、视力模糊或下肢肿胀应立即就医。定期体检有助于监测药物适应性,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服产生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