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后的地方麻木是怎么造成的

2025.07.23 08:37

骨折后的地方麻木可能是神经受压或损伤、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反应刺激、软组织肿胀压迫、瘢痕组织形成。具体分析如下:

1.神经受压或损伤:骨折断端移位或碎片可能直接压迫周围神经,导致传导功能受阻。神经纤维在受到机械性挤压后,电信号传递能力下降,表现为麻木感。若神经完全断裂,麻木范围可能更广且持续时间更长。神经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放电,加重感觉异常。

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骨折伴随血管破裂或痉挛,影响组织供氧。缺血状态下神经细胞代谢紊乱,无法维持正常功能。血肿机化后可能进一步压迫微循环,形成恶性循环。长期缺血甚至会导致神经变性,麻木症状难以自行缓解。

3.炎症反应刺激:创伤后释放的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会增加神经末梢敏感性。局部水肿和化学物质堆积可能改变神经膜电位,产生异常感觉信号。炎症持续存在时,神经纤维周围形成粘连,干扰正常感觉传导。

4.软组织肿胀压迫:骨折周围肌肉、筋膜因出血和渗出液体积聚而体积增大。密闭的骨筋膜室内压力升高,直接压迫神经末梢和感受器。肿胀还可能牵拉皮下神经分支,导致感觉信号传递失真。

5.瘢痕组织形成:愈合过程中增生的纤维组织可能包裹或缠绕神经。瘢痕挛缩会产生持续性牵拉,干扰神经轴突再生。异常瘢痕可能形成神经卡压点,长期影响感觉恢复。

骨折后需避免过早活动患肢,防止二次损伤。定期复查影像判断愈合进度,麻木持续加重应及时干预。康复训练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不可盲目按摩或热敷。保持均衡营养有助于神经修复,避免吸烟饮酒影响微循环。出现皮肤颜色改变或温度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