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结肠多发息肉如何治疗

2025.01.14 15:29

结肠多发息肉的治疗包括内镜下切除、手术切除、定期复查、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内镜下切除:内镜下切除是结肠多发息肉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于较小的息肉,如直径小于2cm的息肉,可通过结肠镜下的圈套器切除、电凝切除等方式。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能直接去除息肉组织,减少息肉恶变的风险。同时,在内镜下还可以对息肉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息肉的性质,为后续治疗或复查提供依据。

2.手术切除:当息肉较大、数量较多或者存在恶变倾向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例如,息肉直径超过2cm,或者息肉已经癌变且侵犯到肠壁深层组织。手术方式包括部分肠段切除等。手术切除可以更彻底地去除病变组织,但相对内镜下切除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并且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如感染、出血等。

3.定期复查:即使息肉已经被切除,定期复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息肉有可能复发,尤其是多发性息肉。复查的时间间隔根据息肉的性质、大小、数量等因素而定。一般来说,良性息肉切除后,可能1-3年复查一次结肠镜;如果息肉有恶变倾向或者已经是癌前病变,复查的时间间隔可能更短。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新的息肉或者息肉复发,以便尽早进行处理。

4.改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结肠息肉的发生和复发。这包括合理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减少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食物的摄入。同时,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也很重要。规律的作息和减轻精神压力也对肠道健康有益。例如,长期吸烟和酗酒会刺激肠道黏膜,增加息肉发生的风险,而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

5.药物治疗: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结肠息肉,药物治疗可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例如,对于炎症性息肉,如果是由炎症性肠病引起的,可以使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如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减轻肠道炎症,从而可能使部分息肉缩小或者减少息肉的复发。但是药物治疗通常不能完全去除息肉,多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

在结肠多发息肉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治疗后要遵循医嘱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出现腹痛、便血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家族病史,因为部分结肠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