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脂肪泻怎么治疗

2025.08.24 20:55

脂肪泻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脂肪摄入、补充胰酶制剂改善消化功能、使用胆汁酸结合剂缓解腹泻症状、治疗原发疾病控制病情发展、适当补充脂溶性维生素纠正营养不良。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脂肪摄入:限制每日脂肪摄入量,选择易消化的中链脂肪酸替代部分长链脂肪酸,避免油炸食品及高脂肉类。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比例,分次少量进食减轻肠道负担。严重者需采用极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控制在20克以内。

2.补充胰酶制剂改善消化功能:胰酶不足是常见诱因,需口服胰酶制剂随餐服用,剂量根据粪便性状调整。制剂需包含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肠溶包衣确保在肠道释放。长期使用需监测营养指标,避免过高剂量引发纤维化结肠病。

3.使用胆汁酸结合剂缓解腹泻症状:胆汁酸重吸收障碍导致结肠分泌亢进时,可用胆汁酸结合剂如考来烯胺吸附多余胆汁酸。需注意药物可能干扰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建议间隔4小时再补充维生素。剂量需逐步调整至排便次数改善。

4.治疗原发疾病控制病情发展:由慢性胰腺炎、胆道梗阻或克罗恩病等引发的脂肪泻,需针对原发病治疗。胰腺炎需禁酒并镇痛,胆道梗阻行支架植入或手术,克罗恩病应用免疫调节剂。控制原发病后脂肪泻多自行缓解。

5.适当补充脂溶性维生素纠正营养不良:长期脂肪泻易缺乏维生素A、D、E、K,需定期检测血清水平。维生素D和钙联合补充预防骨质疏松,维生素K缺乏者肌注给药。水溶性剂型或微乳化制剂更利于吸收,避免与泻药同服。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体重、粪便性状及营养指标,严重营养不良者考虑肠内营养支持。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掩盖病情,酒精摄入会加重胰腺损伤需严格戒断。药物调整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合并糖尿病者需注意胰酶制剂与降糖药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