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口服抗生素会不会有得肾结石的风险

2024.10.28 17:48

口服抗生素存在得肾结石的风险。

许多抗生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较为复杂,部分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影响尿液成分的平衡,从而促使肾结石的形成。例如,一些磺胺类抗生素,在尿液中的溶解度相对较低。当口服这类抗生素后,在肾脏排泄过程中,如果尿液量不足或者尿液酸碱度不合适,就容易在肾脏内形成结晶。这些结晶不断聚集、增大,就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肾结石。另外,像头孢曲松这种常用的抗生素,在特定的生理条件下,会与体内的钙结合形成复合物。如果这种复合物在肾脏中沉积,也会增加肾结石形成的风险。

从人体生理机制来看,肾脏是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正常情况下,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来维持体内物质的平衡。当口服抗生素进入人体后,肾脏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如果抗生素对肾脏细胞产生一定的损害,或者干扰了肾脏正常的代谢调节功能,就会间接影响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比例关系。比如,可能会导致尿液中钙、草酸、尿酸等物质的浓度升高,或者抑制某些抑制结石形成的物质的产生,这些变化都为肾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同时,个体的差异也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有些人本身肾脏功能相对较弱,或者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情况,口服抗生素后得肾结石的风险可能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