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内耳眩晕应该如何治疗

2025.09.11 19:34

内耳眩晕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调整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进行前庭康复训练改善平衡功能、中医调理辅助治疗、手术治疗解决顽固性病例。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缓解症状:使用抗组胺药、镇静剂或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可有效控制眩晕发作。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配合止吐药物,长期反复发作可考虑营养神经药物。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调整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发作期间需避免突然转头或弯腰,室内光线宜柔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助于减少眩晕复发。

3.进行前庭康复训练改善平衡功能:通过专业设计的头部和眼球运动训练,逐步增强前庭代偿能力。训练需循序渐进,初期可能加重头晕但坚持可提高耐受性。结合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效果更佳。

4.中医调理辅助治疗:针灸选取百会、风池等穴位可疏通经络,中药方剂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能化痰熄风。需辨证施治,配合艾灸或耳穴压豆改善气血运行。

5.手术治疗解决顽固性病例:对于药物和康复无效的严重患者,可考虑前庭神经切断术或迷路切除术。手术存在听力下降等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发作期间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跌倒,记录眩晕时间和诱因以便复诊参考。饮食宜清淡,避免高盐加重内耳水肿。定期复查听力及前庭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