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骨髓穿刺会出血吗

2025.04.16 11:03

骨髓穿刺可能会导致少量出血。骨髓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用于诊断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或肿瘤等。在操作过程中,医生会用穿刺针穿过皮肤和骨骼进入骨髓腔,抽取少量骨髓液进行化验。由于穿刺针会穿过血管丰富的骨髓组织,因此术后可能会出现少量出血,但通常不会造成严重问题。

骨髓穿刺的出血风险与操作技术、患者凝血功能以及术后护理密切相关。在操作过程中,医生会严格消毒并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穿刺,以尽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对于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术后出血通常表现为穿刺部位轻微渗血或皮下淤青,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数天内可自行消退。对于凝血功能异常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出血风险可能增加,需提前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术后按压穿刺部位有助于止血,减少血肿形成的可能性。

进行骨髓穿刺前,患者应充分了解操作流程和可能的风险,并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测。术后需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异常出血、肿胀或疼痛加剧等情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有助于减少感染和出血的风险。通过规范操作和科学护理,骨髓穿刺的安全性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