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治疗乙肝的药物有哪些

2025.08.27 08:31

治疗乙肝的药物包括核苷类似物、干扰素、免疫调节剂、中药制剂、保肝降酶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是治疗乙肝的常用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来控制病情发展。这类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能有效降低病毒载量,延缓肝纤维化进程。长期服用需监测耐药性,部分药物可能对肾功能产生影响。

2.干扰素: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分为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反应抑制病毒复制,疗程通常为6-12个月。副作用可能包括发热、乏力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细胞减少。

3.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帮助清除病毒,常用药物包括胸腺肽等。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需结合其他抗病毒药物使用。疗效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4.中药制剂:中药制剂如苦参素、甘草酸制剂等具有抗病毒和保肝作用。部分中药能抑制病毒复制并改善肝功能,但疗效缺乏大规模验证。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5.保肝降酶药物:保肝降酶药物如双环醇、水飞蓟素等用于改善肝功能,降低转氨酶水平。适用于肝炎活动期患者,但不能直接抗病毒,需配合其他治疗。过量使用可能掩盖病情,需定期复查。

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医嘱,定期监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防止病情反复或耐药性产生。饮食宜清淡,限制酒精摄入,减少肝脏负担。出现不适及时就医,确保治疗方案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