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妇科支原体感染是怎么得的

2025.04.01 08:51

妇科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间接接触感染、母婴垂直传播、免疫力低下以及不良卫生习惯等途径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性接触传播: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尤其是在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感染风险显著增加。支原体存在于生殖道分泌物中,性行为过程中容易通过黏膜接触传播。多性伴侣或性伴侣有感染史也会增加感染概率。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安全套和定期进行性健康检查。

2.间接接触感染:支原体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例如共用毛巾、浴巾、内衣等个人物品。支原体在潮湿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可能感染。公共场所如游泳池、浴室等也可能成为传播途径。保持个人卫生和避免共用私人物品是预防的关键。

3.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支原体后,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将病原体传给胎儿或新生儿。这种传播方式可能导致新生儿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孕期定期检查和及时治疗感染是减少母婴传播的重要措施。

4.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支原体,例如患有慢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处于应激状态的人。免疫力下降会削弱身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增加感染风险。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感染。

5.不良卫生习惯:不良卫生习惯如不及时更换内衣、不勤洗手等会增加支原体感染的风险。生殖道卫生状况差会为支原体提供繁殖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定期清洗外阴、保持干燥清洁,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是控制感染的关键。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支原体感染的认识,有助于减少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