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产妇产后大出血怎么办

2025.04.27 16:26

产妇产后大出血需立即采取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应用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进行子宫按摩或压迫止血、必要时实施手术干预、及时输血纠正贫血。具体分析如下:

1.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产后大出血时循环血量急剧下降,需迅速开通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优先输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以维持基础灌注。同时准备胶体液或血液制品,防止休克恶化。输液速度需根据出血量动态调整,避免过量导致肺水肿。监测血压、心率及尿量,评估组织灌注情况。

2.应用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子宫收缩乏力是常见诱因,立即肌肉或静脉注射缩宫素增强宫缩。若效果不佳,可联合使用麦角新碱或前列腺素类药物。给药后持续观察子宫底高度及硬度,确保药物起效。注意药物禁忌症,如高血压患者慎用麦角制剂。

3.进行子宫按摩或压迫止血:双手配合按摩子宫底,刺激宫缩并排出积血。若按摩无效,采用宫腔填纱或球囊压迫,机械性阻断出血点。操作时严格无菌,避免感染。填塞后仍需监测出血量,防止隐匿性出血。

4.必要时实施手术干预:保守治疗无效时需紧急手术,根据情况选择子宫动脉结扎、B-Lynch缝合或子宫切除术。手术需争分夺秒,团队协作缩短决策时间。术中注意保护邻近器官,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

5.及时输血纠正贫血: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及凝血功能,输注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或血小板。大量输血时注意钙剂补充,预防枸橼酸中毒。输血后复查凝血指标,必要时给予纤维蛋白原或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产后大出血的救治需多学科协作,动态评估病情变化,优先保障生命体征稳定。后续需关注器官功能恢复及心理支持,降低远期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