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产妇大出血怎么办

2025.04.10 08:07

产妇大出血需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包括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监测生命体征、寻找出血原因、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迅速止血:产妇大出血时,首要任务是迅速止血。可以通过压迫止血、使用止血药物或进行手术止血。压迫止血适用于外部出血,止血药物如凝血酶、氨甲环酸等可帮助血液凝固,手术止血则用于严重出血情况。及时止血可有效减少失血量,防止休克发生。

2.补充血容量:大出血导致血容量急剧下降,需立即补充血容量以维持血液循环。可通过静脉输液、输血等方式快速补充液体和血液成分。输血时应选择与产妇血型相匹配的血液,避免输血反应。补充血容量有助于恢复血压,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3.监测生命体征:大出血时需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是休克的早期表现,需及时干预。持续监测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

4.寻找出血原因:大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产道损伤等。需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明确出血原因。明确原因后,可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如使用宫缩剂加强子宫收缩、清除胎盘残留、修复产道损伤等,从根本上解决出血问题。

5.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或出血严重时,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切除术等。子宫动脉栓塞通过阻断子宫血流达到止血目的,子宫切除术则用于无法控制的严重出血。手术治疗是挽救产妇生命的重要手段,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产妇大出血是一种危急情况,需多学科协作,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及时有效地控制出血,保障产妇生命安全。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同时,预防大出血的发生同样重要,需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因素,降低大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