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多囊肝是怎么产生的

2025.09.23 10:48

多囊肝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由基因突变引起,导致肝脏内形成多个囊肿。这些囊肿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可能影响肝脏功能。多囊肝通常与多囊肾等其他器官的囊肿病变同时存在,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多囊肝的产生与PKD1或PKD2基因突变密切相关。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细胞间信号传导和纤毛功能,突变会导致胆管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囊肿。囊肿内充满液体,逐渐压迫周围肝组织,影响肝脏正常结构。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严重者可能出现腹胀、腹痛或肝功能异常。多囊肝的进展速度因人而异,部分病例可能伴随感染、出血或囊肿破裂等并发症。

多囊肝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影像学变化,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外伤导致囊肿破裂。饮食上应控制蛋白质摄入,减轻肝脏负担。若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根治多囊肝,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严重者可考虑穿刺引流或手术干预。遗传咨询对家族成员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早期发现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