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产褥期为什么会出现尿失禁

2025.06.06 19:48

产褥期出现尿失禁的原因包括盆底肌肉松弛导致控尿能力下降、分娩过程中盆底神经损伤影响尿道括约肌功能、子宫增大压迫膀胱使储尿能力减弱、激素水平变化导致尿道黏膜萎缩、产后腹压增加加重盆底负担。具体分析如下:

1.盆底肌肉松弛导致控尿能力下降: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过度拉伸,收缩力减弱,无法有效控制尿液排出。产后尽早进行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逐步恢复肌肉张力。

2.分娩过程中盆底神经损伤影响尿道括约肌功能:胎儿通过产道时可能压迫或损伤支配尿道括约肌的神经,导致关闭不全。可通过电刺激疗法促进神经修复,同时避免过早负重活动。

3.子宫增大压迫膀胱使储尿能力减弱:妊娠期增大的子宫持续压迫膀胱,产后膀胱功能未完全恢复,容易出现尿频或漏尿。建议定时排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4.激素水平变化导致尿道黏膜萎缩:孕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产后骤降可能使尿道黏膜变薄,闭合能力下降。在医生指导下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可改善黏膜状态。

5.产后腹压增加加重盆底负担:咳嗽、排便等动作使腹压骤增,盆底肌无法有效缓冲压力。需调整饮食预防便秘,练习腹式呼吸以平衡压力。

产褥期尿失禁多为暂时性现象,与生理变化密切相关。通过针对性干预和科学护理,多数情况可逐渐改善。若症状持续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病理因素。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整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