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为什么产后会出现尿失禁

2025.04.28 17:44

产后尿失禁常见原因包括盆底肌松弛、分娩损伤、激素水平变化、膀胱功能异常、腹压增加。具体分析如下:

1.盆底肌松弛:怀孕期间子宫重量增加及分娩过程中过度牵拉,导致盆底肌群张力下降,无法有效支撑尿道和膀胱。肌肉弹性减弱后,控尿能力降低,尤其在咳嗽或运动时腹压骤增,容易出现漏尿。

2.分娩损伤:自然分娩时胎头通过产道可能造成盆底神经、韧带或肌肉撕裂,直接破坏尿道括约肌结构。难产或器械助产进一步加重损伤,影响尿道闭合功能,引发压力性尿失禁。

3.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增多,使盆底结缔组织变得松弛以适应分娩需求。产后激素骤降导致组织修复延迟,尿道黏膜萎缩及盆底血供减少,控尿机制暂时性失调。

4.膀胱功能异常:怀孕期间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降低其储尿容量,产后膀胱逼尿肌可能因长期受压出现收缩无力或过度活动。排尿反射紊乱导致尿急或尿失禁,甚至合并残余尿增多。

5.腹压增加:产后肥胖、慢性咳嗽或便秘等因素使腹内压持续升高,压力传导至膀胱颈和尿道。盆底支撑不足时,尿道阻力无法对抗压力,尿液不自主流出,尤其在直立活动时症状明显。

产后尿失禁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症状。通过针对性锻炼、生活方式调整及医学评估,多数情况能逐步恢复。若持续未缓解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