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总蛋白偏低怎么办

2025.09.25 16:46

总蛋白偏低需结合具体原因调整饮食或就医治疗。总蛋白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偏低可能与营养不良、肝病、肾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有关,需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

总蛋白偏低常见于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如长期饮食不均衡、消化系统疾病。肝病患者合成能力下降,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丢失过多蛋白,也会导致指标异常。轻度偏低可通过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蛋、奶、豆类改善;严重偏低或伴随水肿、乏力等症状,需就医检查肝肾功能、尿蛋白等,必要时补充人血白蛋白或治疗原发病。慢性病患者需定期监测指标,避免盲目补充蛋白质加重肝肾负担。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肿,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植物蛋白摄入;长期素食者应搭配多种蛋白来源。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或高脂饮食,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若伴随体重下降、黄疸或尿泡沫增多,需尽快排查肿瘤、肝炎或肾病。自行调整饮食后指标未改善,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