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总蛋白偏低怎么办

2025.09.18 16:35

儿童总蛋白偏低需要结合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干预,通常与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吸收障碍有关。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是关键,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补充或药物治疗。

总蛋白偏低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长期挑食、偏食或素食为主的饮食结构容易造成蛋白质摄入不足,需逐步增加鱼、蛋、奶、瘦肉等易吸收的动物蛋白。若存在慢性腹泻、肾病或肝病等基础疾病,需优先治疗原发病,否则单纯补充蛋白质效果有限。部分儿童因乳糖不耐受或过敏导致蛋白吸收不良,可替换为水解蛋白配方或植物蛋白来源。血液检查中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例异常时,还需排除免疫系统问题。

干预过程中需避免急于求成。短期内大量补充高蛋白食物可能加重消化负担,建议分次少量进食,配合维生素B族帮助代谢。肾功能异常者需严格限制蛋白总量,以优质低蛋白饮食为主。定期复查血清蛋白指标,观察变化趋势比单次检测值更有意义。若持续偏低或伴随水肿、发育迟缓等症状,需进一步排查遗传代谢性疾病。切勿自行使用蛋白粉或药物,避免干扰机体正常代谢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