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丙型肝炎抗体怎么测定

2025.09.23 10:48

丙型肝炎抗体测定主要通过血清学检测完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抗-HCV抗体。阳性结果提示曾感染或现症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需结合核酸检测进一步确认病毒活动性。

检测流程中,首先采集静脉血样本,分离血清后与HCV特异性抗原反应。若样本中存在抗体,会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酶标记或发光信号被仪器识别。初筛阳性样本需进行补充试验,如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或HCVRNA检测,以排除假阳性或区分既往感染与现症感染。窗口期感染后约8-12周抗体才可检出可能导致假阴性,需结合暴露史综合判断。

注意事项包括检测前无需空腹,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或饮酒;急性期患者可能出现抗体未阳转,需动态监测;免疫功能抑制者可能出现抗体假阴性。结果解读需由专业医生完成,阳性者需评估肝功、病毒载量及肝纤维化程度,制定抗病毒方案。检测机构应具备资质,确保试剂灵敏度和特异性符合标准。抗体阳性者即使治愈仍可能长期携带抗体,无需重复检测,但需定期随访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