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怎么测定

2025.09.23 10:48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测定主要通过血清学检测完成,常用的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这些技术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抗-HCV抗体,判断是否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若初筛结果为阳性,需进一步进行补充试验,如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或核酸检测HCVRNA,以确认感染状态并排除假阳性可能。

测定过程需采集静脉血样本,分离血清后进行检测。ELISA法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将HCV抗原包被在微孔板上,加入待测血清后,若存在抗-HCV抗体,会形成复合物并通过酶标记显色反应判定结果。CLIA则采用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技术,灵敏度更高,适合大规模筛查。补充试验中,核酸检测可直接检测病毒遗传物质,区分活动性感染与既往感染,为临床诊断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操作时需确保样本无溶血或脂血,避免影响检测准确性。试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并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假阳性可能因自身免疫性疾病、交叉反应或其他病毒感染导致,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测综合判断。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窗口期或免疫抑制状态可能导致抗体未产生。检测结果应由专业医师解读,并指导后续治疗或随访。实验室需定期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