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气滞湿阻饮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9.02 16:43

气滞湿阻在饮食上需注重疏肝理气、健脾化湿,避免加重气机郁滞和湿邪困阻。合理选择食材与调整饮食习惯有助于缓解症状,促进气血运行与湿浊代谢。

气滞湿阻多因肝郁脾虚、水湿运化失常所致,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宜食用具有理气化湿作用的食物,如白萝卜、陈皮、山楂、薏苡仁、冬瓜等,帮助行气导滞、利水渗湿。辛香类食材如生姜、紫苏、香菜可醒脾开胃,促进气机流通。避免过多摄入生冷、油腻、甜腻及辛辣刺激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或助湿生热。糯米、肥肉、奶油等黏腻之品易阻滞中焦,加重湿浊;冷饮、生冷瓜果则可能进一步困遏脾阳,影响运化功能。

饮食需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进食时细嚼慢咽,减少胃肠负担。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少用油炸、煎烤。可适当饮用温热的药茶,如玫瑰花茶、茯苓薏米茶,辅助调理气机与湿浊。情绪波动可能加重气滞,进餐时保持心情平和。若伴随明显腹胀、食欲不振或舌苔厚腻,可短期采用少量多餐方式,并在医师指导下结合中药调理。长期饮食调整需兼顾营养均衡,避免偏食导致气血不足或湿邪未除而正气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