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腰椎间盘损伤的原因是什么

2024.12.31 08:14

腰椎间盘损伤的原因主要有长期不良姿势、腰部突然受力、腰部过度劳损、腰椎退变、外伤这5项。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不良姿势:长期弯腰驼背、久坐、跷二郎腿等不良姿势,会使腰椎承受不均匀的压力。正常情况下,腰椎间盘均匀分担身体重量,但不良姿势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椎间盘局部压力过高,纤维环逐渐磨损、破裂,髓核可能突出。预防这种情况,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定时起身活动。

2.腰部突然受力:如突然弯腰搬重物,在没有做好准备姿势时,腰部肌肉来不及协调收缩来保护腰椎,巨大的外力直接作用于腰椎间盘。这种突然的冲击力会使椎间盘内压力瞬间剧增,超过纤维环的承受能力,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日常生活中,搬重物时应先蹲下,将物体靠近身体,利用腿部力量慢慢起身。

3.腰部过度劳损: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频繁弯腰或长时间进行腰部剧烈运动,腰部肌肉和韧带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会影响腰椎的稳定性,使得腰椎间盘受到的压力和磨损增加。久而久之,椎间盘容易出现损伤。工作中要合理安排劳动强度和时间,运动时也要注意适度。

4.腰椎退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会发生退变。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弹性降低,纤维环变得脆弱。在日常活动中,即使是正常的腰部活动,也可能导致椎间盘出现损伤。中老年人要注意腰部的保养,适当补充营养物质,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健康。

5.外伤:严重的腰部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等直接暴力作用于腰部,可能导致腰椎骨折、脱位,同时也会对腰椎间盘造成严重损伤。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治疗,遵循医生的康复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腰部的保护,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减少腰椎间盘损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