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叫肝性脑病

2025.08.21 17:54

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功能障碍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和行为改变。该病通常发生在肝硬化、肝炎或其他肝脏疾病的患者中,肝脏无法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尤其是氨,从而导致这些毒素在体内积累,影响大脑功能。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与肝脏无法代谢氨等有毒物质有关。正常情况下,肝脏能够将氨转化为尿素并排出体外,但在肝功能受损时,氨会在血液中积聚,进而通过血脑屏障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认知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甚至可能发展为昏迷和昏迷状态。临床上,肝性脑病的症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轻度的行为改变到严重的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除了神经系统症状,患者还可能伴有肝脏疾病的其他表现,如腹水、黄疸等。

在管理肝性脑病时,需特别注意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饮食应以低蛋白、高热量为主,以减少氨的产生,同时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避免食用含有高蛋白的食物,如红肉和奶制品,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脂肪,能够帮助减轻症状。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也非常重要,以促进肾脏排泄毒素。药物治疗方面,医生可能会开具乳果糖等药物,以帮助降低血液中的氨水平。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神经系统状态也是必要的,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及其家属应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及时就医,以防病情加重。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通过综合管理,能够有效控制肝性脑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