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肝性脑病是什么病

2025.01.07 17:53

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功能障碍引起的神经精神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认知功能下降、行为改变等。它通常发生在肝硬化、肝炎或其他肝脏疾病的患者中,肝脏无法有效排除体内的毒素,尤其是氨,这些毒素在血液中积聚,最终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与肝脏的解毒功能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肝脏能够将氨等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尿素并排出体外。当肝脏受到损害时,这一过程受到影响,氨在血液中积累,进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临床上,肝性脑病的症状可以从轻微的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到严重的昏迷不醒,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可能会出现嗜睡、意识模糊、言语不清、行为异常等表现,严重时可发展为肝昏迷。肝性脑病的诊断通常依赖于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特别是血氨水平的测定。

在管理肝性脑病时,患者及其家属需注意多方面的事项。首先,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其次,饮食上应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避免高氨食物,以减轻肝脏负担。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可以为身体提供能量,同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药物,尤其是某些镇静剂和麻醉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锻炼、避免酗酒等,都是预防肝性脑病复发的重要措施。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与关爱,帮助他们应对心理上的压力,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通过综合的管理和护理,许多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也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