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患者术后器械处理流程有哪些

2025.08.27 08:30

乙肝患者术后器械处理流程包括严格分类密封、彻底清洗去污、规范消毒灭菌、安全包装存放、定期监测记录。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分类密封:术后器械需立即与普通器械分开,放入防刺穿、防渗漏的专用密闭容器中,容器外标注乙肝污染警示标识。转运过程中避免器械暴露,防止血液或体液滴漏。接触过患者血液的纱布等废弃物同样需密封处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2.彻底清洗去污:使用含酶清洗剂浸泡器械,分解残留有机物,手工刷洗关节、齿槽等复杂结构。高压水枪冲洗管腔器械,确保无血渍或组织残留。清洗后需用纯水漂洗,避免化学剂残留影响后续消毒效果。

3.规范消毒灭菌:耐高温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温度需达134℃并维持5分钟以上。不耐高温器械采用环氧乙烷或过氧乙酸低温灭菌,确保灭菌参数符合标准。灭菌前需检测设备性能,避免因故障导致灭菌失败。

4.安全包装存放:灭菌后的器械需用无菌包布或纸塑袋密封包装,标明灭菌日期及有效期。存放于干燥清洁的专用柜中,离地20cm以上,避免潮湿污染。定期检查包装完整性,破损或过期器械需重新处理。

5.定期监测记录:每月对灭菌器械抽样进行生物监测,确认无菌状态。记录每次清洗、消毒、灭菌的关键参数,包括操作人员、时间及结果。发现异常立即追溯原因并整改,确保流程可追溯。

处理过程中需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污染器械。操作环境保持通风,清洗消毒设备定期维护。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废物规范处置,严禁混入生活垃圾。相关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熟悉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及防控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