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治疗用药

2025.08.11 14:17

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治疗用药包括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免疫抑制剂。具体分析如下:

1.抗组胺药物:血管神经性水肿常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尤其是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第一代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能快速减轻瘙痒和水肿,但可能引起嗜睡。第二代药物如氯雷他定副作用较少,适合长期使用。抗组胺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少血管通透性,从而缓解水肿。对于轻中度病例,抗组胺药物可作为首选。

2.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适用于急性严重发作的血管神经性水肿。该类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迅速减轻水肿。短期使用可有效控制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副作用如血糖升高和骨质疏松。静脉或口服给药需根据病情调整剂量,症状缓解后应逐步减量。

3.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用于血管神经性水肿伴发喉头水肿等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该药物通过收缩血管和扩张支气管快速缓解气道阻塞。肌肉注射是常用给药方式,起效迅速但作用时间较短。需密切监测血压和心率,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心血管不良反应。

4.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适用于反复发作的血管神经性水肿。该药物通过阻断白三烯的炎症作用减少血管渗漏和水肿。尤其对伴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效果较好。需长期规律服用,副作用较少,偶见头痛或胃肠道不适。

5.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用于难治性或慢性血管神经性水肿。该类药物通过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减少水肿发作。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血药浓度,避免感染风险增加。适用于其他治疗无效的病例,需严格在指导下使用。

治疗过程中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急性发作时及时就医,尤其是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长期用药需定期复查,监测药物副作用。饮食清淡,避免已知过敏原。保持情绪稳定,减少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