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血管神经性水肿

2025.08.05 15:13

血管神经性水肿是一种由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局部水肿,通常表现为皮肤或黏膜的肿胀。该病症常见于过敏反应、药物反应或遗传性疾病,可能伴随瘙痒、疼痛等不适感。水肿的发生与体内某些化学物质的释放有关,尤其是组胺和其他炎症介质,这些物质导致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使液体渗出到周围组织中。

在临床上,血管神经性水肿的表现形式多样,常见于面部、四肢、腹部等部位。发作时,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明显的肿胀,触感温暖,颜色变化不明显。水肿的持续时间各异,可能在数小时到数天内自行消退。此病症的发作与个体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某些人群对特定刺激物如食物、药物、昆虫叮咬等更为敏感,容易引发水肿。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则与特定基因突变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水肿,且可能伴随其他系统性症状。对于此类病症,及时识别和处理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出现呼吸困难或喉头水肿等危急情况时。

在管理血管神经性水肿时,应注意避免已知的过敏原和诱因,定期监测自身状况,及时就医。对于急性发作,通常需要使用抗组胺药物或类固醇来缓解症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应对严重过敏反应。患者还应了解自身的病史,记录水肿发作的频率和诱因,以便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降低发作的风险。对于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定期进行专业评估和管理,了解可能的并发症,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