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病毒性感染怎么办

2025.09.01 08:56

儿童病毒性感染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保持充足休息与水分摄入、对症使用退热或止咳药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与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与密切接触他人。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病毒性感染症状多样,需专业医生判断具体类型及严重程度。部分病毒感染可能引发并发症,如肺炎或脑炎,早期干预可降低风险。血常规、咽拭子等检查有助于鉴别病原体,避免误诊为细菌感染而滥用抗生素。

2.保持充足休息与水分摄入:发热、腹泻等症状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促进免疫系统修复。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类、蔬菜泥,避免油腻食物加重肠胃负担。

3.对症使用退热或止咳药物: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退热药,物理降温辅助缓解不适。干咳频繁可适量使用儿童专用止咳糖浆,但痰多时需避免强行镇咳,以免阻碍排痰。药物剂量需严格按体重年龄计算,避免重复用药。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与环境清洁: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降低病毒浓度。地面、玩具等用含氯消毒剂擦拭,衣物被褥阳光暴晒。温湿度适宜可减少呼吸道刺激,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

5.避免交叉感染与密切接触他人:患儿应单独使用餐具毛巾,症状缓解前暂缓返校。家庭成员接触患儿后需洗手,佩戴口罩降低传播风险。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种流感疫苗等可提供部分防护。

病毒性感染期间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尿量及呼吸频率,出现嗜睡、持续高热或呼吸急促应立即复诊。康复后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肌损伤。日常均衡营养与规律作息有助于提升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