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钙化是怎么回事

2025.09.30 16:08

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钙化是指生长在大脑镰旁靠近矢状窦区域的脑膜瘤出现钙盐沉积的现象。钙化是肿瘤组织内矿物质异常积聚的表现,通常提示肿瘤生长缓慢或存在时间较长,属于脑膜瘤常见的继发性病理改变之一。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矢状窦旁和大脑镰旁是常见发病部位。当肿瘤细胞代谢异常或局部血供变化时,钙盐可在肿瘤组织中逐渐沉积,形成CT或MRI上可见的高密度影。钙化程度与肿瘤性质相关,完全钙化的脑膜瘤通常生长极其缓慢,但部分钙化并不排除肿瘤活跃生长的可能。影像学检查中,CT对钙化最敏感,表现为高密度病灶;MRI的T1、T2加权像则多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可见硬膜尾征。病理学上,钙化灶周围常见砂粒体样结构或骨化区域,这类改变可能与肿瘤分泌的碱性磷酸酶等物质促进钙盐沉积有关。

确诊后需定期随访观察钙化灶变化,即使完全钙化的肿瘤也可能因占位效应需要手术干预。突发头痛、视力变化或肢体无力需立即就医,提示可能出现瘤周水肿或静脉窦受压。手术切除时需注意钙化区域与血管神经的粘连程度,术后病理需重点检测钙化区域与非钙化区域的细胞增殖指数差异。长期未治疗者需警惕钙化灶机械刺激引发癫痫发作,必要时进行抗癫痫治疗。